首页
海天小小中医系列之 老街旧事犊子篇
关注者
0
被浏览
1839

古色古香的老街, 青石板, 立料房, 木格窗, 篱笆墙。

新城镇建设脚步, 急躁的踩在冷冰冰的水泥路, 挂在高耸高耸的高楼房。 大大的红色的拆字, 鞭子一样抽打这“现代”生活!

老街慢慢的枯萎缩减,衰老退化, 彷佛在哪一天, 就要淡出历史舞台。 关于老街的某些旧事泛起在这个难得悠闲的雨季, 待海天喝口茶,娓娓道来。

发布于 2012-05-01 15:34:17 IP 属地·中国|四川省|泸州市

6条评论
分享
收藏
欢迎参与评论
6条评论
【一 】 老王头 能在最后加“头”的,多是当过“领导”的。 老王头退休前就担任过兽医站的站长---- 特别说明下,在他任职期间,所在那个单位据说就一个人,这站长他不当就没有人当。 所以,老王头的“官衔”就不止这一个,诸如现金、出纳,会计、保管等等,都是他。 解放初期的兽医站,也没什么可忙的。一个乡,喂养的猪的头数,有时候还不如某些家庭人的口数。 生活物资的贫乏,计划经济就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,应运而生的什么粮票肉票布票糖票的,一大家族。 这个家族排老大的,名字叫票子,好像计划经济年代市场经济年代,他的夯实地位都没有改变。 据我个人观点,这个地位是根深蒂固由来已久,不能完全归结于谁谁谁的错。 再据我的个人观点,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没有是非对错,或者说就没有必要分清楚是非对错。 你不信?好,你回家和你爱人分辨来看,你从熟悉的很多夫妻双方来看,要或者一定要分清这些东西的婚姻家庭,打架吵架的概率高的吓人。 老王头就陷在这样的怪圈里面。 他和老婆都是较真的人,认理的人。常常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,各执一词就隔着一层。夫妻关系紧张,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王头在单位值班守夜的时间比较多。
  • 2012-05-01 15:34:48 · IP属地·中国|四川省|泸州市
    回复 0点赞
【二】 毛嫂 夏天落过雨的太阳,常常被拿来形容再嫁的女人。 二者的共同点不言而喻,知道的人都知道。 毛嫂就是这样的一个苦命的女人。死了老公,带个儿子,改嫁到这条老街的毛家。 没几年,新老公又病死了。 连死两个男人的女人,在那个社会现实是没有什么语言的,不被骂着“扫帚星”就是好运气了。 毛嫂苦命,但不认命。马善被人骑,人善被人欺。一个寡妇拖个孩子,难啊。不恶,行吗? 老公没了,孩子是她的命。没爹的孩子,毛嫂护犊子也就情有可原了。 邓五老中医精医理通易理,脉诊断病,望诊看象,四柱八卦,均有一套。 有次毛嫂的孩子发烧,求诊于邓五先生。诊治之余,邓五先生对毛嫂叹了口气,摇了摇头。 毛嫂问其究竟,邓五先生不答。
  • 2012-05-01 15:35:09 · IP属地·中国|四川省|泸州市
    回复 0点赞
本帖最后由 胡天静 于 2012-5-1 15:37 编辑 【三】 凿壁“偷”光 凿壁偷光,这个成语说的西汉时候的大学问家匡衡,小时候读书的故事。他家里很穷,买不起点灯的油,怎么办呢?一天晚上,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。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。他嚯地站起来,走到墙壁边一看,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。于是,他拿了一把小刀,把墙缝挖大了一些。这样,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,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,读起书来。 我说的这个 “凿壁偷光”的故事,主人公是毛嫂的孩子。 隔壁是兽医站。老房子,两家相隔一堵篱笆墙。墙这边是兽医站的柜台,墙那边是孩子的床。 年久失修,篱笆墙有点透光。不知道这个孩子怎么就发现了柜台,柜台钱柜背后一个很小的口子。于是,就发生了一个社会主义新时期的“凿壁偷光”的故事。孩子费尽心机,凿壁,然后用细铁丝做成钩子,往外掏硬币。 (那时候零钞以硬币为主,1分2分5分的,面额大的都是夹子夹住,或者另外收起来了)。 这个“工作”难度还是有点大的,很不容易才掏的出去一个。 不过,就象扎针灸一样,熟能生巧,干的多了,效率也就慢慢提高了。 相比现在而言,物价今非昔比。当时1分钱能做到的事情,现在可能1元钱都做不到了。 孩子发现了这个财富的通道,又有了“芝麻开门”的钩子和钩子手艺,整天沉迷其中。
  • 2012-05-01 15:36:04 · IP属地·中国|四川省|泸州市
    回复 0点赞
【四】入狱 俗话说,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。 虽然孩子做得还是比较隐秘的。但这个“小秘密”还是被兽医站的老王头发现了。 老王头悄悄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毛嫂,希望毛嫂及时管教。 但不知道什么原因,孩子这个行为依然如故。 老王头也没有对外声张,只是小心谨慎地把钱管好,每天在钱抽屉里面给他留一、二个,三、五个1分2分的硬币。 好多年就这样过去了,这个孩子长大了,18岁后,因为盗窃案进了大牢。 所犯的事情,好像是偷了什么国家公共财产,罪大,被判了7年。 这时候的老王头,更老了,新人渐渐进来,他那些头衔便一个个的没了。 到最后什么也不是了。 单位新建,搬到新址,老王头成了看老址的看门人。 毛嫂天天坐在她的门口,老王头坐在老兽医站门口,相隔几米。 可是,哪怕是阳春三月,风和日丽,二人也相对无语。 毛嫂一直看着屋外,眼睛里面流露出的是对儿子的思念。 老王头看着屋内,木木然一根桩子样。
  • 2012-05-01 15:37:36 · IP属地·中国|四川省|泸州市
    回复 0点赞
【五】后话 岁月蹉跎,时光流逝。 毛嫂郁郁而终。 老王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,回到他妻子身边去了。 茶余饭后,一些老王头毛嫂同年代的人,偶尔会提起他们。 老王头的一位“知己”朋友,在喝酒后说到老王头,说老王头是一个极具心计的人。 他说,老王头劝毛嫂未果,便每天留几个硬币,让毛嫂的孩子渐渐成了心瘾。 他说老王头说的,几分钱,对一个单位来说,无所谓。 但是,这每天的几分钱,要给你喂养出一个惯偷来,是多么容易的事情!! 毛嫂的孩子就是这样毁的。 不知道为什么,写到这里,我的心里很乱,很凉。 写不下去了,就结束了吧。
  • 2012-05-01 15:38:03 · IP属地·中国|四川省|泸州市
    回复 0点赞
海天 解读: 中医之 天人合一,实乃天地人合一。天,时也;地,位也。二者即时空。天地影响人,人也在影响天地。 最难测,人心。 曾经答朋友问,世间有神鬼乎? 答曰:有。就在你的心中。为善助人即是神;为恶害人即是鬼。 邓五先生之摇头,医乎?易乎?相乎?象乎?中通人事乎? 老王头和毛嫂之间,有很多故事版本,限于二位均已作古,无法考证,没有收录。 孩子何以 依然如故?是 没有管教还是管教不了?是溺爱还是无奈?均不得而知。 然,当一个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问题的时候,我们不禁要问,是个人病了还是社会病了?
  • 2012-05-13 10:49:58 · IP属地·中国|四川省|泸州市
    回复 0点赞
点击查看全部评论 >
关于作者
文章
评论
关注者